5月24日,晨鸣纸业发布公告称,5月18日,子公司浆渣外售单位科晶公司在广东湛江晨鸣厂区内发生一起安全事故,造成4名科晶公司员工死亡。经初步核实,为回收集水井浆渣,科晶公司1名员工在该公司于湛江晨鸣污水集水井旁自建的浆渣回收装置(斜网过滤装置)上用高压水枪冲洗斜网,因操作不当不慎跌落至斜网下方空间,另3名科晶公司员工发现后进入斜网下方空间里面施救,4人缺氧晕倒,经多方全力救援,4名员工先后被救起送往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向广东省湛江市应急管理局进行了报告,具体事故原因政府有关部门正在调查中。管道清淤、疏通污井、巡查井室、储罐防腐……这些在生活中常见的施工场景,实则都是“受限空间作业”,受限空间虽然面积不大,危险却不小,进入受限空间前要做好安全措施!1.作业前应认真查看许可证内容,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位号)、时间和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安全风险和风险防控措施。2.作业人员在风险防控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情况下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3.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禁止携带作业工器具以外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如发现作业监护人不履行职责,应立即停止作业。4.在作业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应、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中摘下防护面罩。1.应持有监护资格证,佩戴明显标识;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掌握急救知识。2.在作业前,负责对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落实或不完善时,有权中止作业。3.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制止作业。4.应在受限空间外实行全程监护,作业期间不得离开作业现场或从事与监护无关的工作。生产基层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针对作业内容开展JSA,分析受限空间内是否存在缺氧、富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低温、高压、负压等危害因素,制定相应风险防控措施,并将风险和防控措施记录在作业许可证中。1.作业前30分钟内,对受限空间进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氧含量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中断时间超过 60分钟时,应重新进行分析。2.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全面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左、中、右)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有毒有害物质允许浓度应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的规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风险的重要因素就是进出口受限,因此对进出通道的准备至关重要,设置并保证通道尽可能的便利,不但可能提高作业的效率,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也显得至关重要。良好的照明是作业高效安全开展的重要保证,在使用安全电压的前提下,保证良好的照明是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要特别注意顺序问题,搭设照明设施常常是进入受限空间的第一步,要在其他工作准备就绪后开展。强制通风与自然通风相比,可以有效降低空间内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的风险,同时提升空间内空气质量,对提升人员作业效率、延长作业时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项工作中应注意空间内气流路线的设计,如果气体可能含有易燃易爆的成分或粉尘,应选择防爆的通风设备。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监护、监控、监管工作都很难落实到直接作业点,从应急的角度来讲,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措施的难度也很大,因此可靠连续的通信十分必要,同时在空间内作业人员的通信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防爆、防尘等性能。安全生产切勿心存侥幸,必须牢记安全操作规程!发生意外时, 切不可盲目施救。